还与韶光共憔悴,不堪看


我关注了谢益辉的 博客。他博客的RSS源很有意思,不知道什么原因,总是隔几个月才将他这几个月的所有博客一起加入RSS中。导致我每次注意到他的博客更新,都有几十篇未看。今天就是这样,我一下子看了他上半年的几十篇博客。

经常看到有人问,除了程序员的技术博客,现在还有人认认真真地写博客吗?谢益辉就是一个认认真真写博客的人。第一次进入他的博客是因为他关于电子排版的文章,看了他很多关于网页排版、字体的文章后,我很认同他的理念,我的博客主题就是在他设计的主题基础上修修补补得来的。

今天看他的文章,对他很多文章中都有强调的一个观点很是认同:我们要写,要说,要留下印迹。他在 《晓晨》中纪念逝去的好友晓晨,文末贴出了晓晨的一份毕业报告,作为“人的印迹”。这几年,每次接触到“死亡”,我都会想起我的妹妹,只不过深沉的悲伤却没有那么持久。这次看到谢纪念晓晨,却没有那么容易挨过心头的悲伤。妹妹走后,我还在学校,家里人没让我参与妹妹的后事。事实上,我知道妹妹过世的消息都已经是她走了一个多月以后了。回到家中,妹妹在家中的痕迹差不多被清理的干干净净。家里属于我妹的物件最后只剩下一把雨伞和一个台灯。爸爸发现伞还在的时候,就把我拉出去,随便找了一处地方,和我一起把她的雨伞烧掉了,说是让她用。台灯被我带回了学校,后来台灯也不亮了,我也没扔。只是在我搬宿舍的时候,我故意没把台灯拿走。妹妹的存在,可能只有我家那本再也不能打开的相册能证明了。那么互联网上呢?妹妹没得病的时候其实和我的关系就如普通的兄妹,朋友圈和QQ空间是互相封闭的,装着她自拍的手机被妈妈放入了她的棺材。爸爸一直期望着的家庭合影,因为我一直拒绝承认妹妹不行了也没有拍成…妹妹的印迹被我们清理的很干净。

我是一个普通人,几十年后又能被几人记得?活着的印迹也多半会自然地消失。我一抬头就能看见喻家山,山上全是树。某一棵树倒下以后,旁边几棵树会震动几下,我却什么都看不见。但“无名之辈亦可有真性情、亦可被欣赏、怀念”,我愿认真地写,认真地活,留下我的印迹, 活出数十年后还能被人追忆的真气


这似乎是我第一次拿诗词做标题。一直以来,我都敬仰却忽视诗词:知道写出这样的篇章多么不易,却不敢说自己能完整地背下任何名篇。本文标题也并非是我随手从记忆中摘出,而是抄袭自谢益辉 某篇博客中的自嘲。